`
ghost_face
  • 浏览: 53189 次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《京华烟云》有感——正中红心,不偏不倚

 
阅读更多

       看完京华烟云小说后,忍不住写这个感受时,眼泪不由自主地流。姚木兰同父亲一样,最终得道。父亲是远离群众,一个人打坐沉思得道,而木兰最终为了国家存亡,为了民族的延续,深入群众,得到解脱,失去自我。个人的命运紧紧地同国家存亡息息相关。

       为什么就这样结尾了,让我觉得胸闷气短,眼睛始终湿润。

       可以说,林语堂从小说开始给我设了一个套,通过姚木兰的精神面貌的改变,随着她得道的过程,以及得道的结果,就像对着我的内心射了一箭,才使我恍然大悟。牛素云给我的印象也是如此之深,从一个“白面皇后”到一个获取日本特务信息的间谍,中间的转变过程,思考过程,让我忘记了她以往的所作所为。她是个牺牲品,那个年代的牺牲品,最后被日军的一个子弹结束了生命。素云自从离开了曾家,虽然有足够的钱,但真心不快活,最后无奈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。怕自己一生经营的钱没了,怕死,怕日本人;但又不想残害同胞。而姚老先生临终对她说的一句话,使她做了选择,那句话是“当战争来临时,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。”而当素云选择了中国之后,她获得了许久许久没有感受到的快乐,以至于小声重复了“快乐,快乐”这俩个字眼。

        以及曼娘,清朝末期的旧时女人,不敢正式别人的眼神,一举一动都是封建女子的作风,最终也对日本人痛恨到不行,曼娘代表着封建旧中国,所以姚老先生去世时,说了一句话,中国能不能打赢日本,要问曼娘。只要曼娘说必须打,打不赢也要打时,中国就能赢。

       在那样一个战争的年代,虽然人们的损失惨重,子女远离年迈的双亲从军,为了报效国家,为了“没有国,哪来的家”。但是这样的情况下,人民虽然一边伤心,一边还坚持奋斗,继续战斗,这就是精神上的胜利。

 

       回想现在,真是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和平年代,可以畅所欲言,可以拥有安全感,不必担心被炮弹炸掉一条腿,不用看到残尸遍野的惨状。现在的这些,都是因为我们是自强不息的民族,是怀有恻隐之心的民族。战争是人祸,我希望所有的国家领导人都怀有恻隐之心,都有和平之心,顺应万物自然。

1
6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